在解放战争取得胜利之后,英勇的人民军队进行了多次精简和整编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军队的制度逐渐完善,而其中一次最大规模的裁军发生在1985年。这一年,负责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邓政委,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以及未来战争的需求,决定对军队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调整和裁减,目标是裁减军队人数达到百万,并为军队注入新的血液,打造一支现代化、高效能的部队。
提到1985年的军改,众所周知,保留的24个军,在不久之后都被改编为集团军。这里的“集团军”并非简单通过增加人数而命名,而是通过加入更多种类的兵种,使每个军能够应对现代战争中的复杂需求。这样,各类兵种的合成部队被统称为“集团军”。至于那些未能成为集团军的部队,它们的番号在1985年之后全部被撤销。统计数据显示,甚至有三个王牌军在这一年遭到裁撤。
展开剩余72%首先是第50军,这支部队由滇军第60军改编而成,首任军长为开国中将曾泽生。虽然第50军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加入人民军队的,但它无疑是一支具有传奇色彩的外战劲旅。早在抗日战争时期,滇军第60军便英勇奋战,为中国赢得了“国之劲旅”的美誉。在解放战争的东北战场上,曾泽生带领滇军第60军选择起义,之后这支部队便被整编成第50军,参与了西南地区的解放战争。1950年,第50军成为志愿军第13兵团的一部分,成为最早一批参加朝鲜战争的人民军队之一。在这片异国的土地上,第50军不仅在第一次战役至第四次战役中屡屡立下赫赫战功,尤其在第四次战役中的汉江阻击战中,经过50天的血战,成功守住阵地,并歼灭了英军皇家重型坦克营,赢得了“地表最强防御部队”的称号。值得一提的是,第50军是首先攻入汉城的人民志愿军之一。
据统计,在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,第50军参加了59次大小战斗,消灭敌军超过1.4万人,是志愿军十大王牌军之一。曾泽生和末任军长康虎振都曾是抗战和援朝中的重要指挥官,特别是康虎振,他在1979年的边境自卫反击战中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,指挥边防军成功打击了越军的王牌三一六A师。1985年,第50军被撤销后,康虎振转任贵州军区政委,并于1988年晋升为少将。
接下来是第60军,这支部队由华北野战军第八纵队改编而成,首任军长为开国上将王新亭。第60军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表现十分出色,尤其在临汾战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。该部队一马当先,率先攻占临汾城,为整个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,战后第23旅也因此被授予“临汾旅”的荣誉称号。作为解放山西的主力,第60军在之后的西北、西南地区的解放战争中都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。在新中国成立后,1951年,第60军被编入志愿军第三兵团,参与朝鲜战争。虽然该部队初期的战绩平平,但自从张祖谅接任军长后,第60军开始逐渐崛起,在战场上屡立战功,成为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十大王牌军之一。
1985年,第60军的末任军长李元喜,曾参与过抗美援朝战争,是一位经历过多年战斗的军中名将。
第三支被撤销的部队是第43军,这支部队由东野第六纵队改编而成,曾是解放战争时期第四野战军的主力之一,并且长期被誉为“铁军”。第43军拥有丰富的战斗历史,其下属的127师甚至可以追溯到叶挺独立团,具有悠久的英雄传统。值得一提的是,第43军的首任军长洪学智是一位名将,他和黄永胜、陈光等都曾在这支部队担任过领导职务,这些人都是革命战争史上声名显赫的军事指挥官。第43军的其他军长,如李作鹏、龙书金、吴克华、梁兴初、吴瑞林、庄田等,都是经过战火洗礼的开国名将。
尽管第43军的末任军长孔宪礼仅为少将军衔,但他也是1979年边境自卫反击战的主力战将,曾担任128师的师长。1985年,这支屡战屡胜的王牌部队最终被撤销,令许多人感到惊讶和惋惜。
这一系列的裁军和整编,标志着中国军队历史上的一次深刻变革,也为未来的现代化战争奠定了基础。
发布于:天津市恒汇证券-正规的股票配资网-开户炒股-配资公司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